时间:2016-10-20 12:48 来源:互联网 作者:如何营销网 点击:正在加载...
借力“一带一路”加速走出国门 惠州去年对外投资增长9倍多
南方日报讯(记者/周欢)10月19日,由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德国)、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和南方日报联合主办的2016中德企业投资与并购论坛在佛山举行。
值得关注的是,南方日报在论坛上发布了两万多字的《珠三角企业欧洲并购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份报告是今年来南方日报联合学术机构,对珠三角相关政府部门、企业、服务机构等上百家机构展开调研,并结合对德国、美国、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瑞士等世界制造业强国的调研成果而形成的,力争为准备跨国并购的企业提供启示和决策参考。
记者留意到,包括TCL等在内的惠州企业海外并购相关经验也被写入《报告》中。而其中关于珠三角企业欧洲并购的新趋势、动因分析、障碍和风险分析、建议对策等,可为有意参与海外并购和跨国协作的企业提供较好的参考借鉴。来自惠州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惠州企业在境外新设立企业14家,对外投资5846.6万美元,增长9倍多。
惠州企业曾是海外并购的先驱
当地时间2016年10月18日,阿根廷总统府玫瑰宫里一场特殊的会见正在举行。一方是该国总统马克里,另一方是来自万里之遥的惠州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一行。
“我熟悉TCL这个品牌,你们在手机、电视机和家用电器等领域都具有很强的实力,希望看到你们与阿根廷伙伴联合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发展。”马克里说。而李东生向他介绍了TCL加大力度开拓阿根廷市场的计划,未来预计在阿投资1亿美元。
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越来越多企业借着政策东风,加速海外“掘金”。李东生表示,“一带一路”的倡议,对TCL进一步加强国际化发展是一个很大激励。
TCL“走出去”是惠企参与全球化竞争的一个缩影。“经历多年市场洗礼后,正在寻求转型升级的惠州企业加快了‘走出去’步伐。”惠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TCL集团是中国企业开展自主出口品牌经营较早并取得初步成效的企业。“近年来,TCL集团运用兼并重组等手段,直接并购国外公司及品牌,迅速形成国际化运营能力。”
同在这座城里时,另一家龙头企业德赛也这样一段传奇故事。2010年,在历经两年谈判后,德赛集团把德国西门子旗下西门子威迪欧(惠州)汽车电子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下来。当时的这场并购是国内本土企业在汽车电子行业首次成功收购国际跨国公司在中国合资企业的外商全部股权,也成就了今天的德赛西威。
“我们的销售额从2013年至2015年翻了一番,去年突破了车市低迷困境,超越既定21%的增长目标,最终实现同比增长38%,上缴税收3亿多元。”德赛西威董事长陈春霖称,该公司预计2016年销售增长将超过40%。
为拓展海外业务以及进行国际化布局,德赛西威还先后在新加坡、德国、日本设立了分公司。德赛西威总经理助理、人力资源管理部总监徐建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总人数突破4000人,其中研发人员从2010年收购全部股权时的300多人增长到现在的1000多人,增长了200%。
跨国并购先得过法规政策、人才配备关
“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浪潮下,企业经营模式以及人对产品认知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仁武介绍,该公司在与国际和国内知名汽车电子企业长期合作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技术和管理的经验,具备了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基础条件和竞争力,产品行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对于珠三角企业欧洲并购行为的动因,《报告》认为,主要包括品牌驱动力、技术驱动力、市场驱动力和政策驱动力。而对于目前海外并购新趋势,其中指出,从区位选择上来看,到欧洲寻找“隐形冠军”成为热潮,德国制造企业受青睐;在行业选择上,逐渐介入核心环节,在工业设备、科技领域深度合作;而在并购方式上,倾向于通过境外控股子公司快速并购标的资产。
惠州企业“走出去”的特点与之相似。惠州市商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随着惠州企业“走出去”意识加强,在进一步巩固亚洲等传统投资目的地基础上,加快向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挺进。截至2015年12月25日,惠州企业累计在美国、德国、新加坡、韩国、香港、非洲等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企业72家,对外投资3.35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企业通过海外公司向多个国家、地区进行再投资,营销网络已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行业分布来看,惠州企业境外投资已拓展到电子、通讯、农业、服装等多个行业。从经营方式上看,也从较早前的单一贸易向加工制造、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等领域拓展。”市商务局称,2015年惠州“走出去”企业已从传统的在境外设立贸易公司或办事处,向生产加工、销售、研发等环节发展。
“珠三角企业具有天然的‘国际化’基因,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领域一直扮演非常活跃的角色,其中不少企业已经成功进行了海外并购。”《报告》指出,先行者具备先发竞争优势,但也在并购中遇到了不少的障碍和困难。记者了解到,惠州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是自身缺乏专业化的并购人才,尤其是语言、技术、管理三合一的复合型人才极度匮乏。《报告》指出,当前,大多数珠三角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还远远不够,不能满足跨国投资和国际化经营的需要。并购过程中,人才问题尚可通过第三方专业组织弥补,但并购之后,在文化、财务、人员的整合工作上,许多珠三角企业的人才梯队远不能满足这些需求。
值得警惕的是,对当地法律与政策认知不足,也会使跨国并购暗藏风险。《报告》专门提及TCL的案例。作为最早开展欧洲并购活动的惠州企业,TCL“掌门人”李东生曾反思称,开展并购前,一定要吃透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否则在欧洲市场容易吃非常大亏。TCL此前便因没有了解清楚东道国关于“辞退员工”的规定,导致无法进行正常裁员。
鼓励企业“走出去”要多搭“出海通道”
业内人士认为,企业“走出去”最便利的方式是“借船出海”,但加快融入全球并购与全球产业链整合浪潮,需要各级政府、企业及第三方专业机构共同发力。
《报告》调研组建议,政府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跨国并购意识的“启蒙”和培育,通过提供信息、培训、辅导和咨询等服务,提高企业的全球化意识、创新意识与品牌意识,推动企业“走出去”借海外并购实现产业升级,并帮助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将国际化战略与资本运营战略结合起来,增强企业在并购中的博弈能力。
在这方面,惠州其实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自2012年以来,惠州每年举办“惠货全球行”活动,为企业“走出去”搭建舞台,帮助开拓海外市场,至今已在巴西、俄罗斯、南非、澳大利亚举办展销活动,累计达成贸易合同金额26.13亿美元,提升了惠企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今年,“惠货全球行”第5场即将挺进印度。不过,不少受访惠州企业表示,希望政府进一步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多机会。
《报告》还提出,借鉴国际先进模式,政府部门可以进一步聚合社会各方力量,发挥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科研机构的力量,加快搭建企业跨国并购的“出海通道”,推动企业加快融入全球创新一体化。
Tags: 放学我当家3 非常了得黄凯 非君莫属于晴 非梦卡盟haoma 分手擂台 阴阳眼 焚月吻火 风雨同路映荷 凤血长歌 肤特佳 浮情浪子 福原爱宠物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