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0-16 15:13 来源:互联网 作者:如何营销网 点击:正在加载...
在农机销售的宣传中,周元贵觉得,与其说N遍,不如自己干。2011年,周元贵在谭家坝村花椒田村民小组流转土地1320亩,探索示范水稻生活全程机械化作业,当时他添置了拖拉机2台、四行插秧机20台、微耕机10余台、小型提灌设施近10台、收割机2台。合作社有机手4个、成员5户,参与土地入股保底分红300户。期间,周元贵还先后承担市区两级实施的“再生稻振兴计划高产攻关”、“再生稻蓄留高桩收割机调制研发”和“中稻-再生稻+泥鳅高产高效综合种养模式攻关”等示范项目。
2013年再投资150余万元,新建日稻谷烘干能力30吨、日大米加工能力18吨的全自动化稻谷烘干处理和加工生产线各1套,通过“QS”认证和申报注册“圆瑰”商标“永川圆桂富硒生态米”、“永川圆桂富硒再生稻米”等品牌,实现年农机销售额200余万元,对外开展农机化作业1万余亩次服务收入100万元,年大米加工500多吨销售值300万元,年纯利50多万元;是永川区第一个实现稻谷种植-生产加工-品牌销售“全产业链”的专业种粮大户,实现了从“传统简单的服务型农机耕作队”向“现代新型股份合作社”的嬗变。2014年,再新增1套烘干设备,服务面积8000亩以上;今年,加工稻米将达1000吨。近三年来,农机参与社会化服务达3万亩以上。
永川日报记者 凌泽英 文/图
2012年,通过股份改造重组后设立“重庆圆桂农机股份合作社”,理事长周元贵将“主战场”向来苏镇水磨滩村、大双庆村等地扩张,并向永川区何埂镇、朱沱镇、临江镇等地吸纳入股农户,给予全程社会化服务。因周元贵懂得人工耕作的艰辛,他总想追求更多机械化。比如育秧,以前要用菜园土来拌匀,经人工筛细泥,运到秧田边,推平,播种,消毒等程序,每亩人工成本80-100元。为降成本,周元贵将秧田每一厢的间隔加宽,使农机能够派上用场,减少了成本10倍。比如原来使用手摇式喷雾器防虫,后改为机动喷雾器提高了效率。他不断培养农机手,推进农业机械化。
父辈艰辛他记在心里
硕果累累满金秋
示范与创新效果显著
政策春风催生农机专业合作社
他就是重庆圆桂农机股份合作社理事长周元贵,领办的合作社曾获得“国家级农机合作示范社”称号,其本人获得过全国种粮大户、全国“雷沃杯”20佳优秀理事长等荣誉称号。
1985年,周元贵结婚成家到了永川区南大街街道的谭家坝村。这里,交通便捷,地势开阔,他眼前为之一亮。他接替生产队抽水机机手工作,在村中还任过专业会计等职务。在忙碌之余,他总想改变父辈的艰辛耕作,一直与农机有着“交集”的他期待减轻劳动力,“要是能使用农机进行耕种收多好啊!”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无论是种植管理、还是经营理念,周元贵都有了明显提升,其本人也先后荣获原永川市委市府“见义勇为先进个人”、重庆市精神文明委“文明市民”,“永川区科协先进个人”、“重庆市种粮标兵”;所领办的合作社先后被评为“永川区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永川区级农业龙头企业”、“重庆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他成为名副其实的重庆丘陵地区农机推广、维修服务、技术培训,农业生产与社会化服务的“拓荒者”。
周元贵农机化作业服务范围大幅拓展,包括机具展示、技术推广、操作培训、机具销售、机具维修、咨询服务,农产品烘干与加工销售,对外承接机耕、机插、机防、机收作业和跨区劳务外包等。新建2500平方米集机具存放、机具展示、机具维修、机手培训、烘干加工和办公等一体化的、重庆一流的农机化多功能库棚。这些为农机社会化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有效发挥了示范推广新机具、新技术的作用。同时,周元贵还是一个敢于创新的现代化农民。
全程社会化服务新探索
公司聘为售前售后服务员
他从山上走到山下,感觉豁然开朗,原本爬坡上坎的地貌一下子变得平坦而宽敞,而这其实只是从重庆市永川区阴山旁的青峰镇来到了南大街街道的谭家坝村。于是,这个七尺男儿在我区部分镇街用农机翻开了“拓荒”新篇章,成为丘陵地区“拓荒者”。
近三年来,合作社率先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农机化作业全程代理”新模式,开辟了粮食生产现代化的新路径。按照“土地入股,保底分红”原则,农户土地入股,合作社成员以资金、技术、农资、农机具等入股,合作双方各占50%股份,均享50%的收益。2012年,吸纳入股农户有650户,入股土地近2000亩。在大春季,双方共同合作生产优质稻、富硒稻。服务新模式上:一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十统一”模式。合作社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实行“十统一”模式,即“统一灌溉、农资、育种、育秧、机耕、机插、机收、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机防、产品销售”。二是机械化全程代理模式。先后为农业龙头企业、科研单位、种粮大户等水稻生产提供全程机械化代理作业面积累计达3000余亩次,引来周边区县合作社前来取经学习。通过充分发挥合作社农机化优势,克服了前期机插秧缺水、水稻病虫害、收获时水稻倒伏等多重自然灾害带来的诸多困难,水稻亩产突破500公斤,高出全区平均亩产80公斤。在生产成本上,每亩至少降低生产成本270到300元,显示出了农业机械化的高效。
2009年,国家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对专业合作社成员购买农机具实行补贴政策出台了。于是,周元贵组建了“重庆市永川区盛华农业技术推广专业合作社”。凡是合作社成员购买农机,可获相应补贴。周元贵劲头很足,他要把这一福音传递给更多的社员,改变老旧费力不讨好的耕作模式。
——重庆圆桂农机股份合作社理事长周元贵的故事
正是首次购买微耕机带来的不愉快,让合盛公司看到了周元贵对农机的热情与执着。加之周元贵有永川农广校学习企业管理及营销专业的学习经历,公司聘请他为农机售前售后服务员。从那以后,周元贵与农机正式打起了专业交道。他带着农机具到各镇街赶集宣传、传授操作技巧、排除小故障等,干得风生水起、热火朝天。在多年的售前售后服务工作中,周元贵学会了农机维修,熟悉了农机性能,并搞了不少农机研发,积累了不少经验,2008年他自立门户在永川城区开起了农机销售门市,取名为“永川恭喜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初中毕业后,周元贵在生产队里负责柴油机打米磨面抽水等,在集体的加工房忙活。那是他最初接触农机。
周元贵于1964年出生在永川区青峰镇,他家就住在阴山山脉的半山坡上,出门爬坡上坎,地势极为不平。当时,吃水得走500多米外的地方挑;打米、磨面,都靠人工肩挑背驮;人工踩踏水车,车水灌溉全身打湿;他收割过麦子,因为间种了玉米,他浑身上下被麦芒刺得痒痛难忍……父辈典型的“脸朝黄土背朝天”生活,让周元贵感觉自己如陷入无边“苦海”。
编辑: 袁菲 时间: 2015-08-28 21:38
然而,微耕机很快出了问题,他找不到人修理,也找不出原因。第二年,生产厂家突然派人来做宣传,周元贵遂找到对方负责人,最后查出是离合片坏了,换掉之后微耕机又恢复如新。周元贵有些郁闷,微耕机坏了,隔了一年才修好,白耽搁了一年。
Tags: 请看 请看小说 请看小说网 请看小说网txt下载 娶一送一 去看看小说网 权阀嫡女 染上惹火甜妻 乳科男医生 山寨枫小说网 深圳淘乐 神级败家子 神秘皇叔我要了 师父美色可餐 十四文学网 食物链顶端 食物链顶端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