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酷币

当前位置: 主页 > 终端营销 > 信息不对称 规则失灵 监管缺位 有机茶无数次走到倒闭边缘

信息不对称 规则失灵 监管缺位 有机茶无数次走到倒闭边缘

时间:2017-01-05 11:48 来源:互联网 作者:如何营销网 点击:正在加载...

白米派 2kol按键精灵 333新闻窗 365jeans 365qingseluntan 3维性感别墅 400楼影吧 40hd影视 45nnn 630kk 69.4.234.229 6918结婚记

  2014年,刚开始创业,走电商路线,亏了将近30万,后来通过及时转型,企业挺了过来;2015年,抓住移动社交电商东风,同时推进线下路线,终端销售额一举突破1000万,净利润达100万;2016年,开始走出口路线与实体代销路线,前6个月销售额350多万,净利润却只有3万多。

    中国有部专门针对有机食品的法规,就是《有机食品管理实施办法》,里面详细规定了,没有通过有机认证的茶叶不能宣传为有机茶,有机茶必须要加贴有机标识与有机码,可是现在叫有机茶的比比皆是,不少散茶都说自己是有机茶,这些虚假宣传是所谓有机茶的常规茶,价格很低,在消费者鉴别力不足的情况下,真正的成本高的有机茶根本没有任何优势,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

    总体来说,国内的有机市场目前是一种信息不对称,规则失灵,监管缺位,劣币淘汰良币的市场,相反,国外市场规则却很明确,能不能销售主要看农残数据,农残指标为零,合同就差不多敲定了。

  劣币驱逐良币

    在国内,有机产业不容乐观,真正做有机的农场,极少有盈利的,基本上都在亏损的泥潭中挣扎,近几年已经看到了非常多的有机农场与有机品牌陆续地倒闭或转型。在这种环境下,尽最大的努力也无法突破规划的理想主义的格局。不愿意将就、不愿意放弃做有机的理想,这让我们面临着生存危机。目前有机茶主要收入来源于出口,但出口成本高,渠道环节多,利润极其微薄;还有一部分收入来源于真正了解我们有机茶的,每月固定购茶的老客户,然后就是一些团购客户,他们怀着对有机与理想主义情怀的支持,每年固定采购有机茶礼作为企业福利。

时间:2017-01-04 14:18:07 来源:中国食品报

  面临生存危机

信息不对称 规则失灵 监管缺位 有机茶无数次走到倒闭边缘

    创业近3年时间,一直在做有机茶,这3年无数次走在倒闭的边缘上,基本上都是靠着当初的创业理想在硬撑着。当初,做有机茶的目标,就是希望把自己的品牌打造成国内第一的安全有机茶品专家,可是现在距离这个目标太远了,甚至连生存都是问题,在缺乏商业规则与道德底线的市场环境中,做有机茶,做良心产品,简直寸步难行。

  笔者创业前的人生一帆风顺,曾在一家世界500强级的企业从事战略管理工作,后来在上海从事管理咨询顾问工作,平时喜欢喝茶。在一次朋友聚会中,一位骨灰级老茶迷朋友告诉笔者他已经戒茶了,他说现在他们那边很多茶农都不喝自己种的茶,很多茶园普遍采取打农药措施来使茶叶增产,茶园虫多的时候,几乎每个星期都得打一遍,农药超标现象严重。

  似乎那种不打农药,让消费者放心的有机茶,在市场上比较难找。于是笔者放弃当时猎头公司上市公司高管岗位的邀约,一头扎进创业——卖不含农药的有机茶。

    缺乏商业规则与道德底线的市场环境使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如果采取走电商渠道形式,但目前主流电商平台上的真正有机茶销量寥寥无几,因为真正的有机茶成本很高。而那些价格很低的,很多农药超标,甚至连茶农自己都不喝的茶叶,打着有机旗号虚假宣传说自己是有机茶,甚至连任何有机标识都没有,价格低得离谱,同时靠着刷单炒作,销售上火爆的一塌糊涂。

  有机茶无奈出口外销

    许多人误以为价格高就是暴利,其实,暴利不暴利不在于价格,而在于成本。很多人把20块钱成本的产品卖2000叫做便宜,把3000块钱成本的产品卖4000叫做暴利。当然,这种对有机产品的暴利质疑,虽然使人感到委屈与无奈,但可以理解的是消费者对有机茶的成本结构并不了解;假有机横行,消费者受到了太多的欺骗,导致有机产品处处被质疑。

    这种恶劣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有机茶在国内根本销售不动,国内的大部分有机茶都是出口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因为欧美日的茶叶农残标准极其苛刻,监管透明,有机茶是完全禁止使用化学农药,正好符合出口标准。而那些很多农残超标,价格极其低廉的茶叶,宣称自己是所谓的有机茶,在国内销售火爆。

  真正的有机产品反遭质疑

    做良心产品不易,但我们为着当初的理想,为着真正了解有机茶的那些消费者们的信任与支持,并怀着“有机市场监管会越来越到位、前景会越来越好”的信念一直坚持着。猛逸

    明明做的是通过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认证的有机茶,偏偏有些人说,有机茶就是营销噱头而已、卖着暴利的价格赚钱而已。有机茶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产量只有常规茶一半,不能使用除草剂,只能人工除草,还要施用有机肥,投入成本是常规茶3倍,每年都要进行认证。成本几乎是常规茶的6倍,而价格仅仅比同品质的常规茶多30%。

  消费者鉴别力不足,法律法规又保护不了真正的良心产品,使得国内做有机产品很难。而这也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好的良心产品因成本高而市场小,而普通的农残超标的茶,成本价格低,却打着有机的幌子大行其道,导致人们对有机概念的进一步不信任,最终的结果将会是逼死真正的有机产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s: 白米派 2kol按键精灵 333新闻窗 365jeans 365qingseluntan 3维性感别墅 400楼影吧 40hd影视 45nnn 630kk 69.4.234.229 6918结婚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