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02 12:26 来源:互联网 作者:如何营销网 点击:正在加载...
“办张会员卡吧,有优惠”“发质太硬,烫个头吧,过年也精神”“发质太干,做个护理吧”……近日,从进入理发店到结账付款,在北京工作的孙先生共花了半个小时,在此期间理发师苦口婆心地劝说他办理会员卡、增加额外项目。(2月27日《工人日报》)
短短半个小时的理发时间,消费者竟然被店员推销了5次,反正你拒绝了一项,对方就向你推销另一项,直到你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不得不接受为止。事实上,新闻中这位男性消费者,尽管从心里很反感这样的推销,但最后还是很无奈地花费数百元办理了一张理发店的会员卡。换句话说,理发店和他们的店员,最终还是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实际上,类似这样的过度营销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美容美发领域,通讯、房地产、保险、餐饮等众多行业领域,也存在类似的过度营销问题,让广大消费者疲惫不堪但又无可奈何。客观而言,合理的、适当的营销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没有商家正常的营销,消费者可能也无法更好地了解商家的产品或服务,无法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所以合理、适当的营销,对商家和消费者来说是可以实现双赢的。
但是一旦正常、合理的营销沦为了过度营销,就会让消费者陷入一种被强迫的境地,对消费者的利益带来损害,而且从长远来看,同样也不符合商家的利益。站在商家的角度,之所以会有过度营销,甚至是在明知道消费者会反感的情况下,也要坚持过度营销,显然也是有原因的。其一,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利润,毕竟多卖一些产品和服务,也就意味着多赚取一些市场利润;其二,相当一部分的过度营销,都是为了推销商家的会员卡,这样可以增加消费者对商家的依赖程度,进而提高商家在本行业的竞争力。
但是凡事都讲究一个度,过了这个度,就可能导致过犹不及的结果。如果店员对消费者的过度营销引起了消费者的反感和抵触情绪,甚至是引发了双方的矛盾和冲突,那么针对这个消费者来说,这次消费可能就是最后一次消费了,别说长期的回头客,连第二次机会消费者都不会再给。如此一来,岂不是一种得不偿失?
而且,商家的过度营销一旦引起一位消费者的反感,就可能通过口耳相传的作用,影响到更多的消费者,这显然是商家所不愿意看到的。正如有消费者所表示的那样,商家与其冒着引起消费者反感的风险进行过度营销,还不如踏踏实实提升服务质量,提升产品质量,这样即便你不用营销,生意也会找上门来,而不是因为过度营销吓跑了消费者。
(责任编辑:李月莹)
相关报道
>>返回频道首页
Tags: 星海招生办 吉安永丰县 江西省人大代表名单 井冈山大学教务处 深圳yy房产网 淘娱淘乐电影 我爱微摄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