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06 11:42 来源:互联网 作者:如何营销网 点击:正在加载...
过度营销乃短视行为,并不可取。随着市场竞争走向规范化,以及消费者愈发理性,法律对个人隐私保护的加强,商家的销售行为受到约束,过度营销空间也越来越窄。从经营角度来看,商家要想取得长远发展,还是应立足于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消费体验感,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办张会员卡吧,有优惠”“发质太硬,烫个头吧,过年也精神”“发质太干,做个护理吧”……近日,从进入理发店到结账付款,在北京工作的孙先生共花了半个小时,在此期间理发师共有5次苦口婆心地劝说他办理会员卡、增加额外项目。记者调查发现,除了理发行业,通讯、房地产、保险、餐饮等众多行业,都普遍存在着过度营销的情况。(2月27日《工人日报》)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自由自愿公平交易,买卖双方各取所利,乃互惠互利的平等关系。这就意味着,商家不能搞强迫消费、诱导消费、欺诈消费,以免损害消费者利益,触犯相关法律。而部分商家所搞的过度营销,实际上就有违自由自愿公平交易原则,乃利用各种推销方式,诱导消费者过度消费,其中有故意遮蔽产品服务信息、利益诱惑等不当行为,致使消费者利益受损。
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很多服务行业都要想办法拼抢消费者,如果能够将消费者转化成忠实顾客,那是再好不过了。办会员卡、套餐升级、增加服务项目等,都是为了让消费者多花钱消费,甚至通过所谓的优惠政策,诱导消费者搞大额充值,从而将消费者牢牢绑定,以获得更为长久的利益。不过,仅依靠这种销售策略,只会在短期内聚拢消费者,提振短期业绩,如果产品和服务跟不上的话,就会令消费者失望,进而出现流失。
而且,办卡、充值等商业模式,本质上提前支付消费金额,导致商家可提前获得大量现金流,但因推销提成高、消费周期拉长,也存在很大弊病,如果经营管理不善的话,就会发生周期错配,造成资金链断裂、商家跑路风险。员工为了业绩和提成,也往往不顾商业伦理道德,肆意大开口胡乱吹嘘,向消费者许下无法兑现的承诺,过后很容易上演消费纠纷,亦损害到商家信誉和消费者利益。
显而易见,过度营销乃短视行为,并不可取。随着市场竞争走向规范化,以及消费者愈发理性,法律对个人隐私保护的加强,商家的销售行为受到约束,过度营销空间也越来越窄。从经营角度来看,商家要想取得长远发展,还是应立足于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消费体验感,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江德斌
Tags: www.998.com 广告任务网 91pron网址 王梦溪qvod 泷泽萝拉第三部种子 怀内网 夏邑杀人案 vip265 永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