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酷币

当前位置: 主页 > 营销案例 > 电商大促的社交营销产品策划(附大厂实操案例)

电商大促的社交营销产品策划(附大厂实操案例)

时间:2019-05-20 11:43 来源:互联网 作者:如何营销网 点击:正在加载...

vip265 陈斌宇 甚嚣尘上 荐股 历史之家 拥抱歌词 天津化工厂爆炸

如何组织一场完整的营销活动?明确的活动目标、严密的产品设计、及时的数据监控与优化,以及整体活动最后的复盘总结,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今天的主题是电商大促的社交营销产品设计与策划,笔者曾多次负责京东与微信合作的大促营销项目(双11、年货节等),做过部门第一个吃“小程序营销产品设计”螃蟹的人,也创新优化过红包类营销产品的模型,几个负责的大促营销项目也都超预期完成了目标。

电商大促的社交营销产品策划,这里有你要的大厂实操案例

单看结果好像一切圆满皆大欢喜,其实过程中也着实趟了不少坑,坑踩的多了自然也就积累了一些经验,接下来就结合当时的例子,分享下自己的梳理,依旧是抛砖引玉,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留言一起讨论。

大促的营销活动目标

在互联网做项目,最忌讳的就是没有一个对齐、明确的目标。

尤其在营销这个领域,业务方因为有品牌合作、KPI等多方面的考虑,经常会有目标不明确的问题。

举个例子:

“一个明明是希望做传播曝光的活动,本应重笔着墨地设计用户的分享动线,结果因为品牌方觉得形式新颖,选择了夹娃娃这种小游戏类的形式,参与深度是有了,但传播的点却比较弱,最终结果就是大家付出了成本和精力,却达不成目标。”

目标不明确的后果不言而喻,那么大促型营销活动的常见目标都有哪些呢?

这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促的整体营销打法,笔者接触过的就有多种,比较常见且直接一点的,就是在预热期和高潮期,通过高效的发券(优质券),直接刺激用户进行购物;也有在预热期,通过传播型的营销活动进行预约,在高潮期再通过消息触达,引导流量到大促卖场进行转化……

在相对成熟些的电商平台,整体的营销打法一般是由营销、运营团队进行规划的,这就要求产品经理,首先要和营销、运营等业务人员对齐好营销活动的目标,在这里有两个注意点需要一起关注下。

1. 活动目标必须是明确且可量化的

电商大促的社交营销产品策划,这里有你要的大厂实操案例

王健林的小目标

这是之前网上很火的段子,撇开它的槽点不说(ps:虽然还是很想吐槽下hhh),王老板设置的是就是一个很明确的目标,要挣的是一个亿,不是一千万,也不是十个亿,有了明确的目标,才有衡量结果的标准,在选择落地方式时,也才有依据。

换到电商的营销里,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有一个明确量化的目标,才能衡量这次活动的效果;在设计产品形态时,才有选择的依据;在遇到问题时,才有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那么这里的量化,需要明确、量化到到什么维度呢?

举个例子:

一个以成交额为目标的发券类活动:

这些目标数值的预估,既依赖于历史的产品数据,也依赖于当前活动的入口流量、优惠券资源的盘点等,在一开始可以不要求都有具体的值,但是至少要有量级层面的对齐。

2. 活动目标必须是项目成员都达成一致的

这里的成员包括:产品、业务、数据、研发以及各自的老板等,这个点其实也是顺利完成项目的基础,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 执行层面对齐了目标,项目过程中有争议点,都可以围绕目标来进行讨论;
  • 和老板对齐了目标,在需要老板支持和协助决策的时候,沟通会更加顺畅。
  • 第一点可以举个例子,如果业务觉得页面上品牌元素不够突出,希望增大一些包装的空间,但这样会使得操作区域下移,影响到发券的操作转化,这时候抛出发券量这个点,如果大家一开始对齐了目标,像这种需求,业务方自己也会做考量。

    第二个点同样也很好理解,如果目标是成交额,那么拆解下来,就会有几个维度可以发力:

    上面这些都是优化成交额的切入点,一旦成交不达预期,有可能需要老板支持入口资源或者优惠券资源,如果一开始和老板对齐了目标,沟通起来就会顺畅很多。

    关于营销产品的设计 1. 以目标为导向

    在设计营销产品时,只有以目标为导向,最终设计的营销产品才能符合预期。

    以笔者之前的年货节项目为例,当时的整体营销打法是:“通过高效地发放优质券来刺激用户产生成交,目标定位为成交额”。

    换为公式为(非严谨口径):

    成交额=发券量*优惠券的使用率*优惠券带动的订单价格

    这些其实就是我们的发力点:
    1. 使用率更多的是由优惠券本身的质量决定的,因此必须协同业务侧确保优惠券的质量;

    2. 优惠券带动的订单价格更多的是由落地页的卖场的转化效率决定的,大促的卖场一般来说的操作空间相对没有那么大(基本是常见的套路);

    综上,这里产品设计的核心点在于如何提高发券量。

    如果目标是要提高发券量(暂不考虑入口流量),就要求设计的营销产品必须具备两个特点:

  • 低门槛发券;
  • 具备传播点,以传播带动发券。
  • 2. 产品设计思路

    电商大促的社交营销产品策划,这里有你要的大厂实操案例

    微信立减金的产品模型

    通过业内的竞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低门槛发券+传播”的产品形态,最典型的就是微信立减金的“先分享,后得券”的模型:“用户获得立减金礼包后,分享给好友后,自己可以得到一份,好友拆取也能得到一份”,笔者在双11与微信的合作项目-裂变福袋中,采用的也是这种模型,取得了不错的发券和传播效果。

    但是通过双11的项目,我们同样也能发现,由于发券受限于分享的门槛,在分享这个环节里,我们漏失了将近一半的用户(也就损失了一半的发券),哪怕传播带动的用户还算可观,也很难把这部分损失的量弥补。

    于是我们开始思考,如果目标是为了发券效率,那么是不是有其他“更低门槛发券,又能有一定传播点”的产品形态?

    很快,“先发券,再用神券吸引用户分享”的产品思路就出炉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s: vip265 陈斌宇 甚嚣尘上 荐股 历史之家 拥抱歌词 天津化工厂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