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15 10:47 来源:互联网 作者:如何营销网 点击:正在加载...
撰文丨赵蕴娴
今年6月,台湾作家甘耀明的长篇小说《冬将军来的夏天》在内地出版。两年前,这本小说由台湾宝瓶文化出版,豆瓣评分为8.7。一模一样的文字,两年后出版的内地本却只有7.2分。大致浏览评论后会发现,许多人给低分,是出于对营销文案“捆绑房思琪”的反感。
在内地版《冬将军来的夏天》书封上,有这样一串醒目的文字:“如果你读过房思琪的故事,那你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小说的宣传也以“房思琪姊妹篇”作为卖点。这一写,便成了招致恶评的原罪。除了“营销请上天”一类专骂营销文案的评论,还有不少人痛斥小说“难看”,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完全不是一个level”,是一本“烂书”。近日,“做書”公众号的一篇文章提出质疑:如果内地版《冬将军来的夏天》作为一本书籍因营销之罪被判死刑,那么文学写作是否成为了陪葬?
豆瓣上台版、内地版《冬将军来的夏天》的评分状况
自书封进入中国图书市场,营销文案便花样不断,从各色名人推荐到动辄“旷世”这等惊人之语,无所不用。随着近年IP概念的盛行,一些热门畅销书籍也难免被“IP化”。而“蹭IP”的,常是一些质量堪忧的“跟风书”、“伪书”和“山寨书”,如《明朝那些事儿》后的“那些事儿”系列,以及《舌尖上的中国》开启的出版界“舌尖”盛宴。
然而,甘耀明《冬将军来的夏天》与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首次出版时间仅三月之差,甘耀明在台湾文坛也屡获大奖,享有盛名,两本小说本无瓜葛,此次营销为何将二者强行捆绑?
“房思琪”如何成为热门书籍IP
事实上,近期以《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作为营销噱头的书籍不止《冬将军来的夏天》一例。4月,《黑箱:日本之耻》同样披挂“非虚构版《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名号出现在公众眼前。近期即将出版的小说《生命暗章》的营销文案更是集大成者:“一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般的勇敢之作,一个可与《黑箱》比肩的生命故事。”
《黑箱:日本之耻》是日本记者伊藤诗织根据自身遭遇性侵经历写就的纪实作品,尽管同为性侵受害者,很难将伊藤诗织的经历与小说中的房思琪等同。同样,甘耀明《冬将军来的夏天》更多关注人在日常的暴力和伤痛之后如何挣扎着去活,美籍华人作家李怀瑜的《生命暗章》借性侵事件的口子撕开社会各阶层间的巨大鸿沟,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有不同的侧重。这三本书之间的直接关联,恐怕只有作为社会性议题的性侵犯。
2017年4月27日,台湾版《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刚出版不久,作者林奕含便于家中自缢身亡。林奕含的死,各界惋惜、愤怒与悲悼,同时也将一个巨大的社会深渊曝于众人目光之下:在一个性暴力如此泛滥、以至于稀疏平常的世界,被施暴的痛苦和挣扎如雨水冰凉,啃噬受害人尚存的骸骨。
林奕含离世后,她的父母曾向媒体提及,林生前被一个补习班名师诱奸,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亦是对这一段经历的影射。此后在公众的眼中,林奕含便如房思琪,房思琪就是林奕含,两个名字在媒体报道中相生相伴,人们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感受到的不单是房思琪的苦痛,还有林奕含的忧郁。
内地版《冬将军来的夏天》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2018年初,《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在内地出版。时值#MeToo运动在中国爆发,林奕含与房思琪再次成为新闻热点。与半年前相比,内地本出版后有更多读者直接接触到小说,而非从网上获得与作者和小说相关的报道。然而,尽管小说奇特的语言和丰盈的想象得到肯定,但对其文学性的评论和研究依旧让位于对小说中性暴力议题的讨论。《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更多以社会议题而非文学作品的形态出现在公共空间。
在2018年度“新浪好书榜”评选中,《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获得“人气奖”。作为华文界性侵题材现象级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从书籍营销学的角度看来自然有了“IP”潜质。《冬将军来的夏天》与《黑箱》的营销文案正是透过性侵犯议题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挂钩。
值得思考的是,《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热度不减,在多大程度上归功于浪潮般的#MeToo运动。实际上,《黑箱》与《冬将军来的夏天》营销文案,所依傍者正是“性暴力”这一社会热点议题,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不过是在如火如荼的运动中被不断推向最前面的一部著作。
符号化的“房思琪”
早在#MeToo运动尚未爆发的2017年6月,林奕含与房思琪就已被视作鼓励性暴力受害者发声的精神支柱。北京电影学院校友“阿廖沙”在微博发文表示,自己在校期间遭受班主任父亲性侵,引发热潮,被称为“北京电影学院性侵事件”。阿廖沙在微博中写道:“如果大家对林奕含的惋惜和怜悯不是伪善,那我希望大家也能稍微重视一下我曾经的境遇。”
这是林奕含第一次在内地性侵事件中被援引。此后,随着《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热销,“房思琪”也逐渐成为性侵话题中的热词。2018年,#MeToo运动在学术界、公益界、媒体圈遍地开花。在这一年当中,不断有人站出来,讲述或指控自己曾遭受性侵犯。每一次讨论,都可以看见“林奕含”和“房思琪”的身影。林奕含辞世一周年之际,BBC中文网刊登文章《台湾作家林奕含离世一年,“房思琪们”改变了世界吗?》,回顾两岸三地的女性在林奕含之死与#MeToo运动的冲击下陆续发声,控诉性暴力。“林奕含”与“房思琪”仿佛成为女性遭受性侵事件的符号。
豆瓣上修改前与修改后的《生命暗章》页面
几乎可以说,在当下内地图书市场,《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同题材小说中“被封神”的作品。就算没有读过原作,许多关注相关社会议题的人也多少知道,房思琪是一个性暴力受害者,《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一部好作品。很少有人去谴责《黑箱》用房思琪做营销,更多地还是将关注点放回事件和作品本身。
Tags:g7390 哪里的女人最漂亮 without you 再见歌词 in your eyes 我们没有翅膀 奔跑歌词 blue moon 复星医药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