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6 11:47 来源:互联网 作者:如何营销网 点击:正在加载...
营销时代反“造词”攻防战:市场不欢迎不相信常识的人
2020-01-06 10:58:17 北国网
新新人类的消费观可以看作是一种消费理念的复位,如果将其放在消费发展的时间轴上去看,就会发现这条看似理所应当的价值回归线,实则充满了曲折。
趁着双十一余热还没消退,各大主流电商平台及行业分析机构相继祭出了最新一轮的消费观察报告。
其中,“下沉市场崛起”、“直播短视频成为带货主力”的结论已经不算新鲜,反而是作为各路商家必争的未来消费群体——Z世代(现年25岁以下的网购用户)的消费偏好,带来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启示。
(触达“Z世代”新世界之十大坐标)来源:知识经济杂志
他们似乎更“务实”了。和只关注品牌外表不看重品质内涵的刻板印象不同,被网红经济浇灌的Z世代青年男女,对商品质量展现出了极高的关注度。
不止如此,他们也更“土”了。根据唯品会报告显示,高达47.56%的年轻消费者倾向于购买国产品牌,该比例明显高于其对“舶来品”的消费热度。
新新人类的消费观可以看作是一种消费理念的复位,如果将其放在消费发展的时间轴上去看,就会发现这条看似理所应当的价值回归线,实则充满了曲折。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消费曾经一度被洋品牌和山寨品牌捆绑。
当时,外资品牌凭借多年经验积累,在商业环境近乎荒芜的中国市场大行其道,其成熟的商品、模式和经营理念,充当了国内企业、消费者乃至营商环境的集体启蒙。
于是,在由产能、供应链等底层设施推动的国货崛起前夜,一部分有条件的消费者成为了洋品牌的忠实拥趸,上演了一场盛大的“种蛊”狂欢,而更多已经被洋品牌激发的普遍内需则缺少释放的通道。
正因如此,才给了以大牌仿冒为要义的伪劣、山寨、仿牌产品滋长的空间,业绩一时光鲜的背后,尽是产品质量、设计能力、科技含量低下的暗渠。
最典型的佐证是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之路。
2005年之前的2G时代,一线手机品牌还被诺基亚这样掌控硬件开发平台的厂商占据,而国产厂商只得依靠贴牌起量。随后MTK解决方案推出,使中国智能机产业在2010年前后获得爆发式增长,同时也带动了白牌机和山寨机的兴起。
直到3G时代,中兴、华为、酷派、联想才借力运营商,以自主国产手机品牌的身份走入国内消费者市场;与此同时,是平板机时代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的陷落。
但无论是陨落的大牌、层出不穷的山寨机还是“中华酷联”,都没有成为国内智能机领域的新霸主。
当时全国乃至全球的智能机市场一度被苹果和三星瓜分,其背后的原因无二——苹果三星从机身设计、核心技术、售后服务保障等各环节全面占领高地,对产品品质近乎极致的态度,也让乔布斯和他的苹果品牌封神。
直到2014年,互联网厂牌小米给手机市场劈开一道口子,自立庄园并迅速繁荣,加快了山寨机和劣质定制机的消亡,才第一次引领了市场对国内产品品质需求的回归。即使后期OPPO、vivo依靠庞大的线下体系迅速崛起,但品质也依然是打动消费者的重要因素。
可以说,那些没有对高质量产品的敬畏之心,只满足于坐享其成廉价抄袭的品牌,即便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最终也会伴随外部商业环境的改变而走向终结。
毕竟外部环境的系统性影响,必然会倒逼企业思维的转变。
当下的商业环境正呈现出高度的互联网化,即时、透明、用户中心,均为消费者识别商品价值链底端的不良商家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因此,当代消费者有幸看到在被互联网有效放大的公共舆论的介入下,以“电商定制”为名偷工减料的劣质家电产业链被封禁、仿冒成风兼玩金融游戏的阳澄湖大闸蟹被查处、几乎以假乱真的意大利Supreme的中国商标被撤销......
经历过被灰色产业统治的漫长黑暗,消费的根本价值才借由Z世代站上消费中心的契机重回市场视野。
它有一个朴素的名字——质量为王。
国产手机的崛起给所有品牌写好了启示录。
蛮荒的消费时代已经过去,品牌立足的核心无疑在于迎合在购买力上愈发成熟的国内消费者对质量的追求。
反面教材是无印良品。
无印良品曾经是品质崛起的代表,其在中国的走红和中产文艺青年的发家史紧密相连。
曾陶醉于疼痛文学、诗和摇滚的8090代的文艺需求,在迎来千禧年之后却因为消费文化市场的审美贫乏而显得局促不堪,而2005年出现的无印良品正好弥补了这个缺口。
一骑绝尘的审美品味和中上的价格定位提升了产品的质量观感,这使得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和利润都远超其原产地日本。
可惜,侥幸成功的喜悦并没有促使无印良品在质量上乘胜追击,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唱品牌高调上。事实证明,这种不建立在品质基础之上的“媚上”价值观很快被证明是空中楼阁。
在高奢领域,无印良品现行的工艺标准、品控能力和历史积淀,根本没有与一线奢侈品、定制品牌较量的资本。在下沉市场,无印良品又因为过低的性价比,很快被名创优品、杂物社、NOME等高性价比且品牌风格亲民的国产品牌碾压。
无独有偶,香港“毒饼干”、致癌天然水,食品和服装等屡见报端的重大产品质量问题击穿了无印良品最后一层品牌防线,失去了高质做盾牌,如今的无印良品只剩下降价这一张底牌。
(再优秀的文案也无法掩盖性价比不足的事实)
成也品质,败也品质。
与之相对的是戴森。
Tags: 股票学习网 全职法师动漫 形容美女的词 as if 神秘少林寺之玉龙杖传说 what is love 关颖 上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