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15 08:53 来源:互联网 作者:如何营销网 点击:正在加载...
影响:(1)“悲情营销”利用消费者的爱心进行欺骗,会丧失消费者的信任,给当地品牌形象甚至所有消费扶贫产品贴上“炒作”“欺骗”的标签。(2)产品滞销信息若大量传播,会给信息闭塞单一的农民造成“经济不景气”的假象,引起整条产业链的恐慌情绪,最终导致农产品被仓促贱价出售。(3)不利于整个农产品的供需体系乃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改善造成严重的消极引导。(4)从长远来看,损害的“消费扶贫”政策的长久发展和全体贫困户的整体利益。这需要相关部门重视并加强管理和监督。
2020年甘肃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部分已经进入了面试阶段,例如兰州事业单位、甘肃事业单位725联考等,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在面试中脱颖而出,甘肃中公教育为大家准备了事业单位面试热点:消费扶贫必须跳出“悲情营销”怪圈,希望各位考生能及时查看,助您一臂之力。
这些年来,通过"悲情营销"来"卖惨"的信息太多了,什么苹果滞销、菠萝滞销、香蕉滞销、大蒜滞销……一手接一手的悲情牌,都在呼吁着人们一起"擦干贫困户的眼泪"。然而,当人们慷慨解囊不管质量、没有差评地购进这些"滞销产品"时,才发现擦干的其实是鳄鱼的眼泪。
《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
1.国家政策:
消费扶贫是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且颇有成效,但是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乱象,如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悲情营销来推销产品赚取高额利润。对于“悲情营销”,你怎么看?
消费扶贫,属于公益性质的商业行为,可以理解为“以商道来行人道”。消费扶贫让消费者通过日常的消费行为就可以实现“以购代捐”、“以买代帮”,让消费者体验“消费也是扶贫”的价值感受,为贫困群众脱贫贡献自己的爱心和力量。既让让消费者有“参与感”和“成就感”,又让贫困群众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可谓“一举夺得”。
3.提出解决办法。
【时政背景】
(责任编辑:李佳蒙)
原因:(1)销售方对于消费扶贫的认识不到位,产生错误认知;(2)受利益驱使,缺乏长远的眼光;(3)监管不到位。
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1月份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以来,消费扶贫已经成为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对促进贫困地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2020年甘肃事业单位面试热点:消费扶贫必须跳出“悲情营销”怪圈
2020-11-13 15:01:37| 甘肃中公教育
1.概括提炼话题,给予评价。
(1)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市场监管部门和信用监管部门加强信用监管,实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对假借消费扶贫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同时,鼓励电商平台对于打着“消费扶贫”的商家进行监管和查处,让消费者“一键直达”进行消费,不再为“识别”而烦恼。
消费扶贫是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的有益尝试和探索,但是消费扶贫和"悲情营销"绝不能画上等号,要想以"悲""惨"这样的噱头去讲好营销故事,终归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消费扶贫必须跳出“悲情营销”怪圈。
(3)把控供给端质量。做好扶贫产品的质量认定工作,保证产品的质量过关、价格合理,农产品的品质好坏直接决定其市场竞争力水平,更会影响消费者对该产品、该品牌的消费体验,甚至是对所有扶贫产品的形象认定。二是要挖掘自身产品特色,树立口碑品牌,整合地方资源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与辨识度。
2.消费扶贫意义:
(2)开展电商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扫除农民对于电商平台认识的误区与盲区,介绍电商发展方向及电商扶贫政策等内容,教授直播带货流程运作,推广营销技巧,帮助农户们熟悉新媒体传播语境,让电商平台最大限度地被利用起来,避免错误营销的模式出现。
3.相关案例:
【小试牛刀】
快速访问手机站
(4)加大宣传引导。普及国家关于消费扶贫的相关制度精神,引导销售方从长远角度着手,探索更有价值的营销模式,助力发展。
【思路点拨】
2.结合实际,分析影响、原因等。
Tags: 古装电视剧排行榜 世界上最胖的人 新开网络游戏排行榜 朱丽倩现在的照片 世界语言排名 重生小说排行榜 12寸笔记本推荐 低价股票一览 公测网络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