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酷币

当前位置: 主页 > 营销新闻 > 被误解的「营销大师」:杜国楹真正的创业心法是什么?

被误解的「营销大师」:杜国楹真正的创业心法是什么?

时间:2022-04-14 21:50 来源:互联网 作者:如何营销网 点击:正在加载...

中国军力报告 全球10大空气污染城市 装饰五金哪个品牌好 仙气撩人的情侣名 修真小说排行榜完本

张鹏、李翔谈杜国楹的创业密码。

来源:Founder Park

原标题:被误解的「营销大师」:杜国楹真正的创业心法是什么?

对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息过。有人给他贴上「营销大师」、「收智商税」的标签;也有人戏谑他精准收割了 80 后的一生:小时候用背背佳矫正姿势;上学时用好记星学英语;进入社会后用 E 人 E 本办公、用 8848 谈业务、跟客户喝小罐茶。

但我们也难免会好奇:为什么这个男人精准地「赌」对了每一次?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心甘情愿地掏出真金白银?多次创业背后,杜国楹对「产品和营销」的底层思考是什么?

图片来源:得到 App 团队

图片来源:得到 App 团队

自 2021 年 9 月起,李翔(得到 App 总编辑)就先后两次采访了杜国楹,整理成了《详谈》系列的第 7 册。这是张鹏(极客公园创始人 & 总裁)与李翔的一次交流实录,聊了聊杜国楹的创业真相与「心法」,以及《详谈》这本小册子的创作意义。

茶行业一个非常明显的痛点是,茶叶具有非标、农产品的属性。杜国楹希望用标准化、工业化的方法,给消费者提供稳定的、高品质的茶。

小罐茶背后的产品方法论核心是「倒做」,其中产品是 1,营销是 0。因为如果产品不好,营销产生的加法反而可能带来负面作用。

杜国楹创业的三个阶段:营销、产品、价值观。而所谓的价值观阶段,就是他认为自己的某种使命,或者下半辈子应该去做的一件事(小罐茶)。

01

不做艺术品,

做「标准化」的小罐茶

张鹏:先来一个比较直击灵魂的问题,小罐茶当年也有很多的争议,比如说割韭菜、收智商税……在你跟杜国楹的聊天过程中,有没有提到这个?

李翔:我跟老杜聊过几次,其中有一次他的回答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最早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换做是谁都会不开心。这是能够理解的,所有创造东西的人,当他看到有一个用户给差评的时候,内心会非常难受。

但(杜国楹)后来听同事说,网上谈论「收智商税」最多的品牌是戴森,这让老杜马上就释然了。确实有很多昂贵的产品和服务,用户会给一些不太好的评价。这其实是不同用户对品牌的理解不同,尤其当你的品牌突破用户圈层、更加下沉、拥有更大用户群体的时候,就会容易受到非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张鹏:所谓智商税,可能就是消费者的认知与产品的实际价值没有对齐。如果回到小罐茶上,它的创新应该被如何衡量呢?与普通的茶叶做对比,小罐茶有哪些溢价点?

李翔:老杜认为茶领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痛点,就是很难判断茶叶的真实价值。为什么有的茶卖这么贵,有的茶却又很便宜?老杜希望通过品牌的方式,把茶产品的标准化做出来,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因为茶叶本身带有农产品的属性,如果质量波动很大,它就无法成为可以稳定交付给用户的「标准化产品」,即便是大师参与制茶,也只能称之为「艺术品」。

所以为了保证这种标准化品质,生产过程中就必须存在一些数字化和工业化的手段,比如在黄山建立超级工厂,甚至跟西门子、IBM 这样的科技供应商去建立合作关系。但对于用户端来说,品牌化、工业化、标准化这些词很难被用户听懂,所以需要通过某种方式让用户能够感知到小罐茶背后的逻辑。

第一点是所谓的包装创新,老杜他们其实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寻找解决方案,包括为什么要做小罐?为什么要做精巧?

第二点是所谓的大师背书,告诉用户这是非遗传人这种国家认证的大师们监制的茶,老杜认为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这个后来也引发了争议,但其实他们第一版广告叫「小罐茶,大师作」,是作品的作,而不是做,这也算打了一个擦边球。

小罐茶·大师作广告 | 图源网络

小罐茶·大师作广告 | 图源网络

张鹏:还原小罐茶的产品逻辑,总结下来就是通过标准化,让用户认同这种稳定的、高品质的茶,认同这是一款真正的产品,而不是艺术品。

李翔:对,另外做小罐茶的思路,其实跟老杜的产品方法论是有关系的。因为他是连续创业者,从背背佳到好记星,再到 E 人 E 本和 8848 手机,这个方法论是越来越成熟,最后总结下来核心就是「倒做」。

第一步是要发现用户尚未被满足的需求;第二步就是要看自己有没有能力,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去满足这个差异化需求;然后第三步就是要考虑,通过什么方式让你的用户去感知到,这其实跟营销、跟面向用户的表达是密切相关的。

02

创业老兵的「心法」:

产品是 1,营销是 0

张鹏:作为连续创业者,老杜为什么会从消费电子领域,跨越到茶行业?是因为他对于茶这件事的价值判断非常强烈,还是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李翔:其实老杜做 8848 手机和对茶行业的摸索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手机这个事情,其实是老杜给团队的一个交代和后路。我其实不断跟他聊过这个事情,老杜讲当时就已经下定决心,不再做消费电子这件事。因为他觉得自己的优势在于挖掘产品和用户的痛点,然后打出差异化,但消费电子对科技基因有要求,老杜本人没有什么技术背景,这块会缺少优势。另外就是消费电子是一个竞争激烈、迭代速度非常快的领域,翻车的科技巨头、创业公司实在太多了,甚至我记得当时罗永浩老师还吃过这个亏。

张鹏:对,消费电子领域虽然有「消费」两个字,但里面涉及到非常深的技术、非常复杂的供应链、非常高的资本密度。

当年罗永浩老师做手机遇到的最大问题,并不是说他的价值审美和判断是否正确,而是这个东西能不能按照他的想法做出来。面对成熟的供应链,其实你的想法很难创新,只能在一些小地方去较劲,这其实极度约束了他的发挥。

所以在杜国楹选择做小罐茶这件事上,我觉得这个判断还是非常准确的。在缺少技术背景的优势下,早年间杜国楹身上最强烈的标签反而是「营销天才」,但其实你跟他聊完之后,反而展现了一些其他视角。所以如果让你来总结,老杜更像是他所说的「产品人」,还是大家所理解的「营销天才」?

李翔:老杜他是创业老兵,自己有一个讲法,我觉得还挺好的。

他把自己的创业过程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背背佳到好记星之前,他是沉迷于研究营销的,比如怎么做广告;第二个阶段是背背佳一炮而红之后,他尝试做其他的产品,比如保暖鞋,经历了巨大的失败,让他欠了经销商 4600 万的巨款。这时候他开始慢慢对产品有了理解,进入到了专注做产品的阶段。第三个是他说从做小罐茶开始,进入到了一个所谓价值观的阶段。

这怎么理解?在我跟他交流的过程中,其实有一个巨大的反差印象。因为单从结果来衡量,我们都会认为他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但在沟通过程中,他非常坦诚地跟我说「我过去走了不少弯路。你看跟我同期创业的人,是长时间在一个赛道里专注做好的产品,比如农夫山泉。如果我也能像那些创业者一样,找到一个很好的、我自己喜欢的、天花板足够高的赛道,用 10 年、20 年的时间投入,最终能做出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

老杜所谓的价值观阶段,可能就是他认为自己的某种使命,或者下半辈子应该去做的一件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s: 中国军力报告 全球10大空气污染城市 装饰五金哪个品牌好 仙气撩人的情侣名 修真小说排行榜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