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9-10 13:56 来源:互联网 作者:如何营销网 点击:正在加载...
曾几何时,轰轰烈烈的药厂GMP改造让制药机械生产厂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些食品、化工机械也蜂拥挤入药机行业。然而,随着新版GMP改造收官,中国药机行业急转直下,市场随即转入“僧多粥少”的尴尬窘境。
严峻的市场形势加速着中国制药装备领域走向行业震荡期,产业的两极分化亦愈演愈烈。一方面,大牌企业不断通过兼并、重组,进行资源整合、优化产业链,强化规模实力,有条不紊地朝着“行业寡头”的目标奋进。另一方面,广大中小型药机企业则由于资金链紧张、原材料价格上涨、技术上管理上营销上的趋弱因素,艰难地爬坡过坎。
中小企业前路荆棘密布也好,大牌企业一片繁花似锦也罢,就目前的行业格局,对于广大中小药机企业而言,其实早已无奈置身寒彻骨髓的“冬天”了。
“剩者为王”,那么广大中小药机企业,如何应对才能顺利熬过冬天呢?中国食品制药机械领域新媒体《星发现》,小编(微信号S005006007)整理了三条“御寒”之策仅供参考。
1、制定“过冬计划”。“冬天”最大的危险就是毫无知觉或不知所措。对于广大中小药机企业,即便了解了市场前沿,学习或掌握了尖端技术,也要从企业自身和产品特点出发,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稳打稳扎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过冬”计划。当面临较为严峻形势时,类似“扭亏为盈”的战略或措施必须立即施行。如果能详细到“温度”下降到什么程度,将会采取怎样的措施,那就更有御寒功效和立于不败之地了。
2、果断“下得了手”。寒彻骨髓的“冬天”里,除了加强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之外。战略调整、提升管理水平以及压缩成本等措施也是必要的。严峻形势下,短期内收效甚微的投资或项目,必须暂缓或放弃。非核心的边缘业务,也可以考虑砍掉部分甚至全部砍掉。关键时刻的壮士断腕,也是御寒之道。
3、密切“核心员工”。“冬天”里,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为了活下去,而不得不得不裁员时,切要做好与员工的沟通,以免士气受到破坏或元气受到伤害。在“过冬御寒”阶段,除了与员工保持频繁沟通和提升团队士气之外。对事涉管理、技术和销售的核心员工,值得企业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否则很容易产生“不可估算”的损失。
“冬天”正是企业转变增长方式、走出低成本竞争泥潭的好机会。同时,“冬天”还将推动市场结构调整,加速行业洗牌,提高行业集中度。30多年前,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亚洲四小龙”腾飞之初,也是利用低廉的劳动力等,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接受来自欧美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成本逐渐增加,面对更加开放的市场,其低成本优势也渐渐失去。这种被称为“30年现象”的周期,目前也降临到中国企业身上。因此,《星发现》小编有理由相信:“冬天”过后,一批更具实力、更具创新能力、更具发展潜力的制药装备企业,将活跃在中国制药工业领域。(胡俊飞/文)
本文为商业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 、完整性、用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纠错电话: 0571-87001988
Tags: 娄艺潇和陈好 卢晓鸿 鹿港制造 鹿山大院 吕程的修真秘籍 吕侃近况 乱云飞渡 艳姨 萝莉公爵的异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