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0-17 11:46 来源:互联网 作者:如何营销网 点击:正在加载...
美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主要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于1981年就推行了家庭医疗补助和社区服务计划。主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实施老年保健计划;对老年群体制定普遍适用的优惠政策;设立专门的老年人福利养老院、老人日间托护中心等政策措施保障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美国养老服务非常发达,养老社区(Retirement Community,有的译作退休社区)
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养老社区可以追溯到殖民地时期的社会慈善机构,1772年,费城教会根据约翰·凯斯利(John Kearsley)医生的遗嘱,用他的遗产在费城建立了一所基督教堂医院(Christ Church Hospital),占地13英亩,专门收容穷人和体弱的寡妇,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高级护理社区,为低收入老年人提供持续照顾。
②以这种混合型慈善社区为开端,养老社区在美国非常缓慢地发展起来
内战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工业化、城市化鼎盛期,城市建设和社区管理步入正轨,在社会改良进步运动的推动下,慈善事业尤其是社区照顾获得长足发展,许多城市陆续出现社区服务中心(Settlement House),提供了部分业余性养老照护服务,但专门性养老社区的兴建尚待时日。
30年代,在经济大危机的严重冲击下,罗斯福政府颁布《社会保障法》(Social Security Act),该法明确规定退休年龄为65岁,实行老年保险和失业保险,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案,标志着美国政府由此开始正式介入社会保障事务。随着时间推移,各种社会保障举措不断完善,1939年增加了伤残保险和老年遗属养老保险,1940年起政府开始按月支付退休金,养老成为全国性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37年联邦政府颁布了第一部《住房法》(The Housing Act of 1937),关注焦点是低收入者的公共住房建设,对老年人与残疾人住宅略有提及,但只字未提养老社区。
美国“婴儿潮”一代牵挂何处养老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或许是美国7600万名“婴儿潮”一代最不愿面对的现实。他们曾经历过美国经济朝气蓬勃的年代,恐怕是美国最不服老、不想言老的一代老年人。但眼下,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应在何处养老?
美国“婴儿潮”一代是指二战后于1946年至1964年间出生的群体。2013年,他们中最年长者将迎来自己的67岁——据美国民调机构盖洛普公司2012年一份民调,这是大多数美国人目前给出的预期退休年龄。
打开美国电视、报刊、新闻网站,“何处养老”“养老模式选择”“养老问答”等文章、节目或广告比比皆是。究其原因,这个世界最大发达经济体其实并非福利国家,少有真正“免费的晚餐”,因此人们必须提早认真规划个人财务和退休后的养老路线图。与此同时,美国阶梯式养老体系中的种类多样复杂,既适用于不同需求的老年群体,也值得老年人及其家人结合自身需求和实力认真研究和选择。
美国最大的老年人权益组织、退休人员协会(AARP)一项民调显示,近90%的65岁以上美国长者希望在家养老。这也体现出美国养老体系特点之一,按照个人需求分阶段,不要一步跨进养老院。不过,美国社会其实不存在与我们中国人惯常概念中完全对等的“养老院”概念。
何处养老?退休人员协会在官网上为老年人罗列了一些常见选项:老人可以和子女、亲戚共同生活或相邻生活,或出租部分房间,或与其他老人共享住所,相应地接受一定照料或互相照料。
住宿及照料家庭或设施为老年人提供食宿、洗衣等日常照料乃至情感上的支持,但一般规模较小,非认证或注册单位,也因此通常不受当地政府机构监督,其中少数可提供一定护理服务,但不具备医疗设备。
如果日常生活基本完全自理,老人可选择在退休社区(又称养老社区)中购房或租房。这一类中选择丰富、价格差异也大,既有可以接受政府补贴的较低价格公寓,需要满足一定较低收入条件才能申请;也有中高收入阶层可选择的高档公寓或独立房屋,此类社区内常常配备一定休闲设施、社交项目和餐厅。
当已存在一定辅助需求而无法独立生活后,老年人就须“升级”自己的选项了。其一是“辅助生活设施”,老年人可享受帮助洗澡、穿衣、吃饭、做家务等服务,辅助等级以及价格差异很大,不过这里没有专业级别的医疗护理。
最为人们熟悉的一类养老服务是“护理服务设施”,也相对最贴近我们通常所说的“养老院”这个概念。除了一日三餐、个人照料等服务,更关键的是可为那些不需要住医院、但有更高护理需求的老年人提供长期专业级别的医护服务,设施内配有医疗人员值班,也分别收到联邦或州政府的认证、监督甚至定期检查。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设施服务价格不菲,但也是接受美国政府医保项目资金的“大户”。其中,针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的联邦医疗保险计划(Medicare)可以覆盖部分短期医疗开支,但老年人相应地须在退休前缴纳过此类保险费用;针对低收入者的医疗救助计划(Medicaid)则可以为同时符合低收入要求和医疗要求的老年人“埋单”。
据美国媒体报道,预计2013年共有330万美国人生活在全美1.6万家护理服务设施中,相当1/7的65岁以上老年人、1/5的85岁以上老年人选择这一模式。2013年1月,共有3036家此类护理服务设施赢得联邦政府的“五星”评级。
大型“持续照料退休社区”将独立生活、协助护理和完全护理等不同区域集中在同一个社区中。随着年龄攀升,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不断升级的需求而更换区域和服务。
美国养老地产业:重资产高成本难赚钱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话题。联合国老龄化议题的导言中写道:“世界正处于一个独特的、不可逆转的进程,人口结构的转型将导致老龄人口增加。由于生育率的下降,从2007年至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预计将增加一倍,他们的实际人数将增长三倍,到2050年将达到20亿。在大多数国家,超过80岁的人数很可能翻两番至400万。”
如何让老者们在退休后实现老有所依,且“依”得安心、放心?纵观全球养老地产市场,根据参与主体分类,主要有政府主导型、市场化开发型以及政府和开发商合作开发型,其中美国的养老地产经营时间较长,也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大部分的养老机构属私立性质,政府通常只向退休者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需求,因此也更具借鉴意义。
据美国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30年,当婴儿潮一代悉数年满65岁时,全美人口的20%,即超过7000万人口将不小于65岁。对于养老地产行业来说,这无疑是个商机。
Tags: 云大附中张馨月 云盘镇警事 再见黄浦江 再生之大明天子 在和平年代简谱 赞吧问道 曾荫权身高 扎坦诺斯 宅男躲艳记txt下载 宅女术士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