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0-07 16:16 来源:互联网 作者:如何营销网 点击:正在加载...
虎嗅注:很多朋友抱怨自己被彼得·泰尔(即Peter Thiel)的《Zero to One》这本书刷屏了。无奈该书目前尚无中文版本,此文摘出了书中的精彩观点,或能缓解大家对新颖视角的饥渴,也给大家增添一些思维的乐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取约思新”(quyuesixin),作者为吴博,虎嗅进行了删节和编辑。
彼得·泰尔是硅谷如雷贯耳的企业家和投资家。98年创立paypal,担任CEO。2004年投资facebook,同年创立 palantir,这是一家服务于国安与金融领域数据分析的公司(后面还会提到)。更是Yelp、Linkedin、spaceX、 airbnb 等上百家公司的投资人。他曾就读于斯坦福法学院,还创办泰尔基金会,致力于技术进展以及对未来的长远思索,绝对是投资领域最富创见的思想家。
相信不少人看过彼得·泰尔在斯坦福讲授“初创企业”这门课的视频和讲义。《从无到有》(即《Zero to One》)主要就是该课程笔记的摘编,不过删减了不少过于琐屑的细节,因此浅显但系统得多。
在这本书里,彼得·泰尔提出了“资本主义与竞争相互对立”、“竞争成了一种意识形态,扭曲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开局稀里糊涂没得救”、“‘产品会说话’是谎言”、“高超的销售推广技巧本身就能创造垄断”等一系列颇具颠覆色彩的逆向思维观点,与此前大家心中的“竞争鼓励创新”、“垄断是万恶之源”、“创业开局并不重要,可以频繁试错”、“专注产品即可,销售推广并不重要”等等观念大相径庭。
1、资本主义本身与竞争相对立,垄断者才能积累资本和看得长远
彼得·泰尔觉得美国人对竞争过于膜拜,其实资本主义和竞争是对立的。资本主义建立在资本积累上,靠完全竞争没法积累资本,靠垄断才可以。
竞争和垄断极具蒙蔽性,难以一刀切界定。垄断者会宣传放大自己面临的竞争, 竞争者却会强化自己的独特性,所以一般人觉得二者区别不大。但在泰尔看来,垄断者和竞争者的差别,比你想象的大得多。Google在网络广告领域,就是技术型垄断的代表。2014年Google拥有美国68%的搜索份额。但Google不会承认垄断,他们会强调在广告产业里比重小,只是大池塘里的小鱼,于是把涉足的所有产业的总产值的并集当做分母,好降低自己的份额数字。而面临完全竞争的公司,比如餐厅,则倾向于把涉足的产业的交集当分母,强调自己的份额之大。
垄断者不用担心那么多竞争,对他们来说,赚钱只是重要的事情,不像非垄断者,赚钱是他们一切要务,没法考虑长远。要跳出短期竞争的泥沼,就要追求垄断式利润。
垄断对局内人有利,对消费者来说不一定是好事,走政府关系的垄断企业还名声欠佳。但创新式垄断不应该遭受歧视。毕竟这个世界变化很快,靠创新赢得垄断的机会还很多。
垄断者的垄断式利润能带来数年乃至十年的好光景,这会刺激垄断者推动技术进步,他们的利润也足以支撑长期规划及充满野心的研究项目。
2、竞争已然成为一种意识形态,扭曲了我们的思维模式
创新式垄断带来新的产品,造福众生,为公司带来可持续的利润。而竞争减少利润,互相抄袭,彼此都难以生存。可我们为什么相信竞争才是有益的?这是因为竞争不单单是经济概念,它成了一种意识形态,扭曲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各国甚至为此立法,全球推广,挖坑把自己深陷其中。
泰尔跟特斯拉的CEO 马斯克之前是竞争对手,泰尔运作paypal,马斯克做了个一模一样的x.com 。1999年两者厮杀非常激烈,paypal 的员工当时一周上班100小时,不是聚焦于提升生产力,而是为了打败马斯克。2000年他们意识到问题,决定坐在一起消除竞争进行合并。马斯克后来也成为 泰尔的paypal帮里数一数二的人物。在泰尔看来,像哈姆雷特那样为英雄气概而战,在商场上属于极其不智的行为,(雷同式的)竞争是自毁,而非价值体现。竞争若实在不可避免,那要打就要打赢。
3、创新式垄断者具备的4个特点:专有技术、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品牌优势
专有技术是公司最实质的优势,使产品难以被外界复制。专有技术需要比竞争者好上10倍,才能带来垄断优势。小于10倍只能视作边缘性提升。要取得10倍以上 的技术突破,需要发明全新的技术,或者在现有解决方案上改善10倍。亚马逊把线上可售的书籍加到10万种时,就已经超越任何书店铺货量的10倍以上。当然,也可以通过更好的组合设计来取得10倍以上提升。ipad相比微软或者诺基亚更早推出的平板即是如此。
网络效应的特点是越多人用越有用。比如Facebook,越多朋友使用,你就更应该加入,而不是选择另外一个社交网络。但要实现网络效应,即使在网络很小 时,你的产品也要对种子用户有价值。1960年就有公司让电脑联网,但它要求网络内的所有电脑一起上线才行,这反倒成为劣势。要产生网络效应,初始群体反 倒要小。正因为初始市场非常之小,看起来根本没啥商机,这种商业模式绝非MBA教科书模式。
规模经济:垄断经济具备马太效应。越大越强。好的初创企业,第一版设计就要有潜力支持放量扩张。Twitter现在即使有2.5亿用户,也不需要增添什么功能就能继续吸引更多人加入。
品牌优势:要有强大的品牌,才可谓垄断。苹果无疑是最强大的技术品牌。这些都来自非凡实质,软硬皆然。
4、成为垄断者的3步:一开始就垄断一个小的市场;放量扩张;不要追求毁灭式创新
每个初创企业都从小起步,每个垄断企业都需要统治市场,所以要成为好的初创企业,需要一开始就垄断一个小的市场。一开始市场太小不是什么问题。如果初始市场 太大,那就根本垄断不下来。Paypal 一开始锁定ebay上的优质卖家,就是要聚焦和服务被其他人忽略的核心客户。
一旦垄断了利基市场,就应该逐步扩张到相关且更广阔的市场。贝索斯创立亚马逊是为了垄断在线零售,但刻意从卖书开始。扫荡市场要方法得当,逐步扩张需要严守纪律,扩张前一定要先垄断特定的利基市场。
硅谷如今有沉迷于破坏式创新的迹象。破坏式创新过去是指公司利用技术手段推出低价的低端产品,并不断改善,最终取代目前得势但技术落后的高端产品。PC取代 主机,手机取代PC都可谓破坏式创新。但如今破坏式创新被过度引申和滥用。它的流行使创业者对竞争滋生错误认识。创造新的产品比进攻旧行业重要。破坏式创新会遭致关注围剿,Napster 一年半间破产,就在于过度的破坏式创新。Paypal看似破坏式创新,的确抢了Visa不少生意,但paypal 扩张时,给Visa带去的业务远比Paypal带走的多。没必要采取破坏式的方法,要尽可能避免竞争。
5、“泰尔法则”的诅咒:开局稀里糊涂没得救
泰尔觉得每个成功和牛逼的公司都很独特。但它们的开局有些共性,比如逃离了“泰尔法则”的诅咒:开局稀里糊涂没得救。
Tags: 万腾阁新驻京办主任 司徒恩戈 wow我辜负了大家 异族奇猴 nyxquest攻略 yishengyishijiuse 杨丹辛诺 大蛇对大蟒快播 千年女王传奇再现 上海电机学院跳楼 奈瑟匹拉入口 普法栏目剧落花无声 督军佐尔玛兹 查发网 世间始终你好简谱 233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