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酷币

当前位置: 主页 > 品牌营销 > 外国车企涉垄断被查 罚单金额或在数十亿级

外国车企涉垄断被查 罚单金额或在数十亿级

时间:2014-08-12 15:57 来源:互联网 作者:如何营销网 点击:正在加载...

施公奇案1粤语 小罗影院 致命弯道3百度影音 燕子侠 大蛇王国语 泷泽萝拉第二部ed2k 生活大爆炸第一季百度影音 suibianzhao 冰冷热带鱼百度影音 再见溪谷 百度影音 后宫甄嬛传百度影音 恶灵骑士1百度影音 恐怖列车剧情 吉沢明歩百度影音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I摄

  汽车市场存在哪些垄断?

  奥迪、克莱斯勒被查存垄断 12家日企查后待处罚 

  反垄断“风暴”席卷汽车业

  外国车企或领数十亿罚单

  8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称“发改委”)召开“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表示,发改委已经完成了对日本12家企业实施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案的调查工作,并将依法进行处罚。

  近来,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成为行业和社会热点话题。据《中国经济周刊》不完全统计,已经有至少10家汽车企业被发改委调查、约谈。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曾协助发改委等部门进行调研。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沈进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汽车行业的确存在诸多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各主机厂制定的政策有诸多涉嫌违法的行为和现象;在售后服务渠道方面,也涉嫌垄断问题。”

  车企降价自罚谋同情

  在发布会上,李朴民介绍了近期针对外资车企的反垄断调查进展:目前上海市发改委对克莱斯勒、湖北省物价局对奥迪的调查已经接近尾声。现已查明,两家企业确实存在垄断行为,近期将会受到相应处罚。

  事实上,我国汽车反垄断调查并非近一两个月才开始的。

  早于2008年8月,在《反垄断法》施行22天之后,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方案,我国反垄断三部门共同执法格局正式形成。按照分工,发改委依法查处涉及价格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国家工商总局负责除价格垄断行为以外的反垄断执法,商务部则依法对经营者集中行为进行反垄断审查。

  国家发改委对汽车及配件的调查开始于2011年底。

  沈进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汽车行业等涉嫌垄断行为主要表现在横向限制、纵向限制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个方面。

  在发改委等部门反垄断调查取得进展时,嗅觉灵敏的车企也反应迅速。日前,捷豹路虎、奥迪、奔驰等多个豪华车品牌相继宣布,将下调部分车型的市场指导售价、零配件以及售后服务等价格。这些举动被外界视为车企对于发改委反垄断调查的回应。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实质上,车企们不过是以自罚的方式谋取同情,国家部委要的是釜底抽薪的办法,而车企降价的方式实为扬汤止沸。”

  有人预计,依据《反垄断法》的调查结果,在中国市场上涉嫌垄断经营的外国车企,未来将领取巨额罚单,其数额“起码在数十亿级”。

  部门规章是垄断 “病因”?

  此前,在有车企因涉嫌垄断被发改委约谈的消息爆出后,多家企业否认被调查,同时强调自己“遵纪守法”。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贾新光认为,这些企业所提的“法”可能是由商务部、发改委和工商总局共同颁布的《汽车品牌营销管理办法》(下称《办法》)。

  贾新光称,很多人将造成整车流通和维修环节垄断的主因指向了《办法》。《办法》规定国内汽车经销需取得整车厂授权,赋予了汽车生产厂家在这一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一直以来,多数跨国车企根据《办法》在我国设立独资子公司,作为其总经销商统一管理全国经销网络。因此跨国车企掌控生产、进口、经销等价值链核心环节,通过关联交易等手段平衡各环节收益以实现其整体利益最大化。这样,跨国车企将进口车低价报关卖给了总经销商,总经销商又高价出售给4S店,并伴随限定经销商折扣,限定转售价格波动幅度等行为赚取巨大利润。

  “实际上,《办法》在制定的时候就有人反对,后来反对的声音一直未断。从2004年制订、2005年实施到现在,10年间一个字也没有改动。”贾新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汽车业反垄断的最有力措施就是废除或修订这个《办法》。

  “现在我们已经迎来汽车电子商务时代,这个《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阻挡了商业创新的步伐,亟须依据其上位法进行修改。”贾新光说。

  8月1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公告称:自2014年10月1日起,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工商总局叫停经销商备案,被业内人士认为是《办法》松动的开始。

  沈进军认为,这对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很有意义,汽车行业将会迎来经营主体、经营业态和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沈进军表示《反垄断法》是国家的大法,甚至被比喻为经济领域的宪法,而《办法》是一个部门规章,执法应完全依据《反垄断法》进行。

  反垄断是长期“战役”

  虽然汽车反垄断的风暴已经刮起,但有人认为,反垄断调查可能会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贾新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际上反垄断是最复杂的案子,因为对垄断的认定往往莫衷一是,因此许多汽车企业承认价格相比国外市场偏高,但否认涉嫌垄断。

  在世界其他国家,汽车反垄断也都是一个耗时费力的长期“战役”。近日,美国司法部历时4年的汽车业反垄断调查基本落地,34名汽车零部件企业高管和27家零部件制造商被处罚金额超23亿美元。

  汽车反垄断调查任重道远,涉嫌垄断的行为不仅存在于整车和零配件领域,还存在于汽车保险领域。沈进军表示,协会最近接到举报,湖北若干家保险公司签订了《新车供保协议》,通过协议限制竞争,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典型的行业垄断。

  此次,我国反垄断调研力度大、范围广,不仅涉及高端豪华品牌、部分小众进口品牌,也涉及部分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业内预计,随着调研和约谈的深入,或有更多车企被认定垄断。

  沈进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链生态在逐渐恶化。希望通过反垄断调查,让中国汽车市场健康发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Tags: 施公奇案1粤语 小罗影院 致命弯道3百度影音 燕子侠 大蛇王国语 泷泽萝拉第二部ed2k 生活大爆炸第一季百度影音 suibianzhao 冰冷热带鱼百度影音 再见溪谷 百度影音 后宫甄嬛传百度影音 恶灵骑士1百度影音 恐怖列车剧情 吉沢明歩百度影音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