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25 12: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如何营销网 点击:正在加载...
2008年,农业自然灾害等异常事件多发频发,对农产品市场流通形成较大冲击,农产品突发滞销卖难时有发生。农业部会同各地农业部门积极应对,强化应急促销,发挥批发商、经纪人、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各类市场主体的作用,探索用市场机制解决市场问题。
在积极开展现场对接的同时,各级农业部门充分发挥农业信息网站的作用,积极搭建网络促销平台,切实强化农产品市场价格、供求等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发布,大力推动网上交易和对接,鼓励市场主体上网展示,加快培育无形市场,加速构建农产品流通信息“高速公路”。
展望2009年,各级农业部门将着眼于推进营销促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大力建立健全“六大工作机制”。
通过举办各具特色的现场对接活动,切实让采购商和消费者在视觉上感受到地方农产品的“特”,在嗅觉上感受到地方农产品的“香”,在味觉上感受到地方农产品的“鲜”,有效地扩大了市场销路,实现了“兴一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
在工作中,各地农业部门结合各地实际,积极探索农产品营销促销的新手段和新模式。江苏省农林厅着眼于与现场推介活动长短结合、优势互补,在上海西郊农产品交易中心购买了2500平米展馆的20年使用权,为本省农产品拓展上海市场搭建长期展示展销平台。北京市农业局结合辖区内农村地区手机普及率高的特点,每天通过短信平台向13个区县3000多台信息机,免费向农民发布行情价格、供求信息、市场动态和实用信息,累计发布30万余条;结合辖区内有线电视信号覆盖率达到100%的特点,与10个区县电视台合作,在黄金时段播出市场行情和供求信息,得到了涉农人员的赞誉。江西省农业厅专门安排800万元,在中央电视台推出公益促销广告,对赣南脐橙、南丰蜜桔等品牌进行统一推介宣传;赣州市农业局采取一个县(市、区)对接一个主销城市的办法进行产销对接,使得外地直销网点总数达到112个,并推动农户、专业合作社、贸易企业等建立赣南脐橙销售联合体。天津市农业局着力推进物流配送公司与蔬菜设施基地“点对点”衔接,组织无公害蔬菜经销企业与高校开展统一配送,加速了农产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循环,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率。
网络促销服务有了新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各级农业部门累计组织在农业信息网站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100多万条,开辟促销专栏或举办网上对接会近1000个,实现对接金额150多亿元,网络促销平台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和农产品加工贸易企业的欢迎。
另一方面,区域性农业推介活动成果丰硕。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各地农业部门累计举办各种展会和现场对接活动600多场次,参观群众人数1300多万人次,实现贸易成交金额3500多亿元。中国寿光蔬菜博览会、浙江农博会、郑州农博会等一批推介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开拓国际市场取得新成效
农业部对农产品产销衔接工作历来高度重视。在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剧烈、农产品市场运行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去年底农业部专门召开产销衔接工作视频会议,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相关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和安排,力求稳定农产品价格、稳定农业生产收益、稳定农产品市场。
2008年,各级农业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切实加大农产品营销促销服务力度,在密切产销对接上花气力,在搞活市场流通上下功夫,在拓展市场空间做文章,积极应对季节性、区域性、结构性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有效保障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农业部门积极推动出台了对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一律免收路桥通行费、对集贸市场管理费和个体工商户管理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减半收取、对批发市场或农贸市场销售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入场费等经营服务收费一律减半收取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协调延长执行时间。
在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后期,针对海南瓜菜销售不畅,组织37位销地经销商和海南110位产地收购商、种植大户进行对接,达成合作意向近9亿元,交易量25万吨。在四川汶川地震灾害期间,针对灾区樱桃、白菜等销售困难,组织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和四川联手开展“1+4灾区鲜活农产品外销促进活动”,组成由批发市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的采购团积极前往灾区收购贩运。10月份以后,针对柑橘、鸡蛋、苹果等突发市场波动,先后在北京组织召开柑橘产销工作会议,组织北京经销商赴河北与养殖户签订鸡蛋购销协议,在陕西延安举办产销对接活动。
日益多样化的促销方式,增添了营销促销服务的活力,提高了营销促销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此外,各级农业部门重点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升营销促销服务水平。截至2008年底,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4.1万多个,企业近2万家;认证绿色食品1.7万多个,企业6000多家;认证有机食品4000多个,企业800多家。
展会产销对接实现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加快,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不断深化,但市场风险也随之加大,这在农业领域表现尤为明显。特别是从去年9月份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农产品消费需求趋淡,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影响不断加深,国内农产品价格迅速由此前的持续上涨转为掉头下行,不少农产品价格出现下滑,加上三鹿奶粉、四川广元柑橘大实蝇疫情等事件严重打击农产品消费信心,部分地区先后发生柑橘、苹果、鸡蛋、马铃薯等鲜活农产品滞销卖难现象,给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带来了很大压力。
近年来,农业部先后审核确定了14批748家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密切联系、加强指导、提供服务、适当支持等方式,积极组织开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拓展5520工程”,推动各地批发市场冷藏保鲜、质量检测等基础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提升了市场的营销服务和管理水平,培育了一大批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的骨干批发市场,成为解决农产品滞销卖难的重要途径。目前,以大中城市销地市场为龙头,重点产区产地市场为基础、区域性综合集散市场为补充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形成。
总的看,尽管去年面临着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等诸多不利因素,在各级农业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农产品海外市场不断拓展,国际市场份额逐步扩大。2008年1-11月,我国农产品出口额累计达到367亿美元,同比增长11.5%,为缓解国内农产品供求矛盾,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批发市场是我国当前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约70%的农产品通过批发市场集散后进入零售环节。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是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搞活农产品流通、密切产销对接的重要前提条件。
一是组织保障机制。成立多部门协调配合、整体运转的稳定农产品市场工作领导小组。二是预警预报机制。加强网情监测,跟踪媒体报道,强化农业系统信息报送,及时掌握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及影响。三是应急反应机制。建立农产品应急促销工作预案,发现市场滞销问题,及时启动应对。四是宣传引导机制。利用媒体加强促销宣传和信息发布,开辟农产品促销网络平台,引导产销对接,帮助树立消费信心。五是部门协调机制。积极与发改、商务、交通等部门协商,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价格保护、进出口调节和绿色通道等政策,维护农产品市场稳定。六是评估激励机制。对措施有力、处置农产品卖难问题成效显著的各级农业部门和相关企业给予表彰奖励,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中国农业信息网“供求一站通”注册用户超过30万个,“网上展厅”注册会员企业9179家,全年累计发布供求信息28万余条,已经成为国内最权威的网上促销平台。与此同时,各地农业部门在网络促销方面也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甘肃省农牧厅利用“12316”农业公益服务热线,通过坐台专家或接线员让生产者和销售商取得联系,直接为广大农民提供产销对接服务。浙江省农业厅举办的农民信箱网上农博会,设立摊位5957个,参展产品33080个,一周时间达成交易额2.7亿元,平均日交易额3000多万元,全年通过农民信箱平台累计实现销售额15亿多元,降低营销成本6000多万元。
组织领导机制有了新突破
Tags: 平安信用卡网上商城 快本712事件 h图片 林由美香 初音未来h图片 骑兵湾 www.688hh.com 云南电视台通联社区 魔道之极2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