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色家园
龙与魔法师黑龙故事
魅皇的小淘气
错上美王爷
涩女日记19楼
sesewangyingyuan
paofangwuyuetian
爱你才同居
dsoso100125
荀韵松情
www.cfdian999.com
www.yzxoo.com
魔鬼复活之人间地狱
bf-269
邪王的男奴
一切皆因你而关注

和讯网专栏作家 黄硕
17日,朋友圈突然被广大网友刷屏:“建议国家改变贩卖儿童的法律条款拐卖儿童判死刑!买孩子的判无期!”相关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争议,大量网民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表态支持一律死刑,法学界、社会学界则多从专业角度提出反对意见。(2015年6月17日 新华社)
有网友指出,帖子有营销之嫌。对此,涉事企业回应系个别员工擅自启动的营销行为,对于这一不符合公司价值观的行为,该企业发现后已进行修正,对相关员工的失职进行了严肃处理,并就此事件造成的困扰致歉。
“一律判死”的话题,不是在探讨法律问题,而是企业策划的营销,而选择的贩卖儿童的话题,从另一个角度引发了人们争议,达到了关注营销的目的。这类营销,是一种相对高明的“花钱买用户”手法。不论是支持还是反对,在网上引发争论,客观上都帮了营销商家的忙。抛出“一律判死”赚了眼球,而后道个歉,又赚了一把人气,营销的高明就在于此。显然,这类营销策划,有玩弄公众之嫌,不宜提倡,应当反对。
尽管如此,抛开营销,从“一律判死”的支持者占据了绝对多数看,反映了当下贩卖儿童的猖獗。理性地看,“一律判死”涉及法律问题,而法律问题要从理性的角度出发,而不是头脑一热就感性地喊打喊杀。要彻底禁绝拐卖儿童现象,不能想当然地去“神化”严刑峻法,需要挖掘深层次的原因去治标。
但也应看到,众多人认同“一律判死”,其真意未必等于“一定要判死”,而是对贩买儿童行为的憎恨,是一种呼吁、一种民意期待。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拐卖妇女儿童案件立案数超过18000件,但是被侦破的案件不足4000起,破案率不足22%,这一数据,低于国内年均40%左右的刑事案件破案率。如果高达80%的案件无法侦破,那么,民众“一律判死”的呼声也就可以理解。置现实于不顾,空谈法理,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面对现实的严刑峻法,即使不理性,也有提醒有关方面关注民意的作用。因而,对“一律判死”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作者简介:黄硕,和讯网专栏作家,中国日报网评论员,央视网经济台财经评论员,环球网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陈复生基金理事,媒体人,北京自由撰稿人和时事评论员。他在BBC中文网、联合早报网、明报、China Daily(中国日报)及其网站、Global Times(环球时报)、China.org.cn(中国网)等国内外多家媒体上发表时评文章,并在甘肃卫视大型财经证券电视节目《交易日》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的China Drive节目里对热点话题进行点评。作者邮箱:larryhuangshu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