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0-19 17:04 来源:互联网 作者:如何营销网 点击:正在加载...
“上至七十九,下至刚会走,跳唱表戏法,人人有两手。”当地流传的几句顺口溜,是宝丰魔术兴盛的写照。2006年,宝丰被中国杂技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魔术之乡”。
“演出走到哪,物流发到哪,质量有保障,价格也实惠。”董国强说,过去是找东南地区的厂家求合作,现在他们主动到宝丰洽谈,有20多家企业还落户宝丰小微产业园,直接在当地生产。
“我们乡有几千辆货柜车,拆开能表演魔术,合上可以卖东西。商品直接从厂家拿,物美价廉很受欢迎。”宝丰县赵庄镇党委副书记董国强说,近些年来,魔术艺人们的谋生方式正在悄然转变,尝到甜头的江浙一带厂家甚至开始落户宝丰,直接在当地生产。
在各地奔波演出过程中,艺人们发现,自己也是灵活、畅达的物流团队。除了西藏,几乎所有的城市甚至县、乡都有他们的足迹。以免费的魔术表演吸引人群,再以相对低廉的价格销售所代理的生活日用品,这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宝丰演艺团队的新经营模式。
魔术表演聚人气,不卖门票做代理——河南宝丰魔术产业显“魔力”
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和数代艺人的创新,宝丰形成了粗犷、幽默、滑稽、神奇的民间魔术特点。目前全县有1400多家民间演艺团体,5.5万多名从业艺人,10.7亿元的演艺收入更让人感受到魔术的神奇魔力。
魔术艺人们在遵循“卖艺换钱”传统的同时,也面临着时代变革所带来的挑战。“随着电视、网络、电影的普及,人们满足文化娱乐需求的渠道越来越多,愿意为魔术表演花钱的人逐渐减少。”董国强说,作为宝丰县魔术最普及、艺人最集中的乡镇,赵庄有三分之二的居民以魔术为生,社会环境的变化促使他们有了新的思路。
新华网郑州10月18日电(记者双瑞)“一捆围布一根绳,三根竹竿来搭棚。真真假假变戏法,换得银钱回老营。”从唐宋年间开始,卖艺就是“中国魔术之乡”——河南宝丰农民养家糊口的主要手段。时至今日,魔术仍为他们带来财富,但不再仰仗演出门票,而是依靠四通八达的演出网络和表演积聚的人气,做起了日用品的代理销售。
10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杂技家协会等主办的第六届魔术文化节在宝丰亮相,高规格的魔术竞技比赛、魔术道具展销、魔术发展论坛等吸引了各地魔术师和魔术相关产业从业者云集宝丰,一时“魔力”十足。
事实上,宝丰民间魔术的历史源远流长,走南闯北表演魔术以求生存的传统也由来已久。据记载,唐宪宗时期宝丰就有木偶魔术团50多个;至明清时期,“老幼竞技,名扬中州”;在民国乱世中,卖艺更是贫苦农民活命的根基。
“在社会文化需求旺盛而满足渠道匮乏的情况下,宝丰魔术演艺团体走向全国各地,既提供了丰富绚丽的艺术表演,也为自身带来了丰厚收入。”宝丰县副县长马丽说,“文化创造财富”在宝丰魔术业有生动直接的体现。
“跟江浙一带的厂家建立常年产销关系,主要做服装、床上用品、厨具等,效益很不错。”宝丰农民姚彬杰曾经表演魔术七八年,2009年开始做销售代理,目前专做“桥梁”,负责80多个魔术团体与厂家的货物往来。仅他一家门店,年利润100多万元。
Tags: 可爱颂罗马音歌词 野蛮恶少的千金女佣 www.caizi919.com 徐州云龙湖水怪 万凤之王大结局 虐杀原形2杀死造物者怎么打 可爱颂罗马歌词 江西修水何市怪事 晶鳞鱼群 何竝媚 索常然 搜客商友论坛 李明浩整过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