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1-01 10:45 来源:互联网 作者:如何营销网 点击:正在加载...
原标题:从作业到事业 “蒙餐工业化”创始人王海峰的创业路
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11日电 题:从作业到事业 “蒙餐工业化”创始人王海峰的创业路
作者:乌娅娜
从公务员到职业经理人再到总经理,王海峰孤注一掷要把纯正的内蒙古传统美食做大做强。11日,王海峰对记者讲述了他和他的“大牧场”故事,他说,十年创业缘起当初的一份作业。
王海峰出生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大学毕业后,他顺利成为一名公务员,但是安稳的工作并不能抑制他“不安分”的心。当他认定了自己最适合在酒店和餐饮行业做一番事业后,便全身心地投入了进去。
十年前,在内蒙古大学攻读MBA期间,王海峰团队撰写的“蒙餐工业化”创业计划书一举夺得了创业计划大赛内蒙古金奖、全国铜奖。
“当时很多人都只是抱着完成一份作业的心态,而我在写这份作业时,先考虑的是可行性,计划书的所有内容都是我和我的团队经过反复斟酌的,并且它切实可行。当这份作业完成的时候,我想,我应该实现这个计划。”王海峰回忆说。
“当时写的作业名叫《草原绿色即食菜肴》,现在想想,这名字可真不怎么高大上。”王海峰笑着说。
他认为内蒙古传统美食是草原的名片,离开家乡,很难保证味道纯正。如何让手把肉、奶豆腐、牛肉干、羊杂碎走出去并方便食用,在王海峰眼中,这就是商机。
最终,“蒙餐工业化”这一思路成了王海峰脑中的构想,让蒙餐可以方便即食,并且完全采用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内蒙古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付飞解释说,这就把之前牛羊肉加工从粗放的模式转变为一个精细化的项目。
2005年,王海峰在蒙餐工业化的思路得到认可后,毅然辞掉当时收入颇丰又舒适的职业经理人工作,和七个小伙伴开始创业之路,他们为自己的企业取名为“大牧场”。
通过产品研发,把传统食品变成可以标准化生产的方便食品,在此过程中,王海峰摸索着前进,并无经验可循。反复试验,耗费了大量资金人力。
王海峰告诉记者:“奶豆腐、手把肉、羊杂汤、手撕风干牛肉等是蒙餐的代表。传统美食易做,但要实现工业生产即食化、商品化却不简单。研发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使产品在保持完好风味口感的基础上延长保质期。”
他举例说,高温灭菌对手把肉口味、口感影响很大,羊杂汤刚开始“全是水的味道,没有汤的味道”。经过几百次的实验,耗费了大量原料之后,王海峰的团队终于实现了在不添加防腐剂的条件下,产品的保质期达到12个月,而且口感犹如现做。
“当时我们生产了7种产品,可以说是7个小盒打天下。”纯正的味道和良好的口碑非常受消费者认可,这也给创业之初的王海峰极大信心。
很多人在经营上都是先有厂房后有固定原料基地,再进行市场架构和销售。王海峰反其道行之:先主打市场,使大牧场的牌子有了认知度,之后再自建上游基地牧场。
如今,王海峰建立了20万亩的自有牧场,成为真正的“大牧场”场主,并计划建立从上游的牧草种植、良种养殖,到中游的标准化屠宰、工厂加工、终端销售,直至百姓餐桌的“全产业链、全程溯源”的绿色牛羊肉产业链条。
除了销售成品食品外,王海峰还开发了新的“蒙餐工业化”产品——餐馆。
11日,王海峰走访新开张的两家餐馆,看看开业第一天效果如何。
王海峰说:“我在呼和浩特市选取了5处截然不同的地段试营业。烧麦、羊汤等所有食材均是采用标准化生产出来的,具体效果怎么样,还得消费者说了算。如果将来发展的好,我希望能在全国各地开这样的蒙餐馆。”
在王海峰看来,“蒙餐工业化”是可以让蒙餐传播得更远的翅膀,他需要做的,就是挥动这双翅膀,以不枉草原汉子对家乡美食传承的满腔激情。(完)
Tags: 天天中文免费小说网 天天中文网 天天中文小说网 天下无双王妃太嚣张 天籁小说网 王爷妻不可欺 位面监狱执掌者 问天孤独漂流 我的书吧理想小说网 武帝之天龙八部 伍九 伍九文学 伍九文学网 仙界小说网 仙绝无弹窗 仙之雇佣军txt下载